教學策略

小班教學

本校年度在部分級別推行「小班教學」。老師針對學生的學習需要設計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和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發揮以學生為本的小班教學精神。

【多關懷】

  • 由於師生人數比例縮小,師生的溝通和交流機會多了,教師能給予學生更多的讚賞及即時、具體的回饋,令每一個孩子獲得更多的關顧。

【高互動】

  • 小班教學計劃採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不同層次、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改善師生互動關係,促進學生互動和協作的能力,締造互相刺激鼓勵的經驗,以達到建構知識的目的。

【高思考、多創意】

  • 教師透過課堂提問,讓學生能「掌握及聚焦學習重點」、「提升思考能力」、「澄清概念」和「引導探究和發現」。透過各種不同的評估形式,使師生能在學習中評估,評估中學習,從而協助學生建構知識,發展學生批判性思考及創造能力,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高展示】

  • 老師在課堂上經常讓學生作匯報,讓同學把學習成果隨時隨地與人分享,亦會在壁報板上展示學生的作品,肯定同學的學習成果,讓孩童能在快樂、健康的環境中學習。

 


自主學習

老師針對課堂教學內容,指導學生進行預習、課堂學習反思或課後延伸自主學習。

 


電子學習

本校於2016年暑假完成了Wi-Fi全校無線網絡鋪設工程及購置了平板電腦,以讓教師運用平板電腦進行課堂的互動電子教學,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迎接數碼學習的新時代。

本校各科均已開展電子學習,同學可於課堂上使用平板電腦進行學習活動,學習興趣更濃,效能更高。教師除了使用出版社提供的電子學習資源外,更會搜羅適用於電子學習的學科資源、繪圖及影像攝錄等軟件及互動平台,供學生作預習、鞏固、延伸、自主學習及分享學習成果之用,增添學習的趣味性。

 


STEM+教育

 為配合學校未來的課程發展,初步建立STEM+素養框架,內容包括:科學及科技素養、解難能力素養、綜合運用與創新素養、群體協作素養、社會關懷及人文素養五項的縱向規劃。數學、常識、電腦及視藝科將以先導形式,檢視課程內容,找出可與STEM+教育融合的元素,再與其他各科檢視能與STEM+教育配合的課題,加強科制整合。此外,透過以常識科為主幹的課題,推動跨科協作、專題研習及課內課外的活動,推行STEM+教育的發展。

【常識科】 於各級以不同的課題和「科學與科技」活動,作STEM+ 教育的試點,並於各級進行「動手做」實作性的科學探究活動。

【數學科】 於各級進行STEM+ ,透過數學的準確計算和邏輯思維,成為學生學習STEM+ 教育時的重要知識基礎,再配合各科去進行STEM+ 學習活動的推行,學生更可掌握及培養解難、溝通、突破思維與創新能力。

【電腦科】 一至六年級推行編程(Coding)課程,配合STEM+ 教育的推展: 

一年級(Blue-Bot)

透過Blue-Bot編程軟件配合機械玩具,為編程中的指令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年級(Scratch Junior)

使用Scratch Junior編程軟件配合平板電腦,進將編程融入動畫創作中

三、四年級(LEGO Education WeDo 2.0)

LEGO WeDo電腦機械人課程於三、四年級展開,同學在課堂上動手搭建機械模型及編寫程式,部分表現優異的學生更會自行編寫簡單的程式以改變及優化模型的運作

五年級(Micro:bit)

學生透過Micro:bit學習高階的編程理論,更配合電路板自行製作模型,去解決生活中遇見的難題

六年級(LEGO Education SPIKE Prime)

透過LEGO SPIKE Prime機械套件,六年級同學會將LEGO機械套件配合Scratch編程軟件,去驅動高階的機械人完成指定的任務,讓學生體驗機械結合資訊科技帶來的神奇果效

  


善用提問技巧

教師能利用追問、轉問等技巧,增加不同能力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優化學與教。中、英、數、常四科能在課堂中加入不同層次的提問技巧,加強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